EN

新闻资讯

news


11

2022

-

03

关于木材及其热分析的相关内容

作者:


  反应系统有明显的热效应产生,经术材组分的热分析证实,这是术材组分剧烈热分解的缘故,依据术材萃取速率、产物特性和萃取机制,构建了术材亚,超临界萃取过程模型,小于12o℃进行的是术材中低分子物质的物理溶解。

  萃取实验木材的半连续非等温动态萃取实验在德国制造的固体物料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上进行,整个装置可分为三大部分:溶剂供给系统、物料萃取系统和产物处理系统,萃取液中木质索含量的测定采用205nfl紫外分光光度法。

  木材及其组分的热分析实验在PCT-1差热天平(北京光学仪器厂制造)上进行,升温速率为10C/rain,试样质量约5nag,气氛为静止空气。

  萃取过程的热效应该实验是在由德国制造的固体物料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上完成的,实验过程中采用了非等温技术,升温速率保持恒定,拥有良好的温控系统,但实验过程中发现,在320―360℃区域内,升温速率不十分稳定,有时根本不好控制,出现急尉升温又缓慢回落的异常现象,这表明在此温度区段内,反应系统有明显的热效应产生。

  对于无水乙醇萃取放热峰温为355―359℃,随着压力的提高,持续时间有缩短的趋势,当用含水乙醇萃取时,放热峰温前移,如当水的摩尔分数为0.22时,放热峰温为340℃ ;当水的摩尔分数为0.39时,放热峰温为306℃ ,持续时间也有所缩短,由此似乎可以推论,高压和加水可抑制放热,另外,放热现象发生时,萃取物生成速率和气体生成速率都相应地出现极大值。

  上述实验现象可由木材的差示扫描量热(osc)分析结果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木材在214~415qC区间有一热流峰,热效应值为5.2kJ/g,最大热流温度为341qC,木材萃取时放热蜂温为340359qC,这与木材的DSC分析数据相当吻合。由此可见,木材及其各种组分几乎都在300 360qC区域出现较明显的放热效应,这与木材图1术材在静止空气气氛中的Dsc曲线。